新华访谈网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访谈网>名人

全新视角聚焦当代功勋艺术大家——李承孝特别报道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诞生了诸多思想家和文化巨匠,留存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至今依旧为中华民族提供着丰富的历史滋养,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笔墨丹青,熔铸民族魂魄, 薪火相传,共赴复兴征程。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精髓,一撇一捺藏山河气韵,一皴一染见天地精神。本次展览汇聚当代艺术名家力作,他们以笔为刃、以墨为血:或挥毫写就抗战史诗,铁画银钩间重现烽火峥嵘;或泼彩绘就盛世华章,青绿金碧中晕染时代新篇。这些作品既承传统文脉之精微,又创时代审美之新境,以艺术语言诠释了“文化兴则国运兴”的深刻内涵。

李承孝,(全国)教育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编写书法教材多本,中国大学网络开放课程《书法临摹》课程主讲人。

2017年 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7年 “喜迎十九大,丹青绘盛世”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20年 “时尚经典·书画名家邀请展”。

2021年 “历久弥新”李承孝书法作品展。

2021年 时尚经典一得阁书画名家邀请展。

2021年 “百年初心 百年光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国教育书法作品展。

2021年 中央和国家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展。

2022年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李承孝书法艺术作品集》。

2022年 “欢庆二十大奋斗新征程”全国教育书法作品邀请展。

2022年11月“翰墨心迹”李承孝书法作品展。

2023年11月“笔墨逸韵”李承孝书法作品展。

2024年12月“集古融今”李承孝书法作品展。

单国强:李承孝书法重视法度

5.jpg

翰墨心迹-李承孝书法作品展暨李承孝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单国强发言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画鉴定专家)2022年11月5日

刚才大家都谈到了李承孝老师的创新个性的特点,是当代的文人的书法,也谈到了他继承传统,有深厚的传统的功底,我想谈一谈他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又显示了鲜明的个性面貌。

6.jpg

李承孝书 自作诗《大同石刻有感》

我主要从他的行书来谈,谈谈法度和个性的关系,这个法度是书法基本的法则和规律,很多人谈到有很多书法不循规蹈矩,没有传统的因素,就是说没有法度,欧阳中石他在教学里面特别强调传统书法当中的精华是阵通,这个阵通什么意思?阵通就是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是在千百年的书法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主流地位。因为这个阵通的书法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规律,建立了正宗的书法的法度,比如说二王,他的帖书,然后从北魏创造出来的,到唐楷,一直到后来的流程,都有阵通。

7.jpg

李承孝书 王维《汉江临泛》

我觉得欧阳老师的教育宗旨是对的,比如说书法当中,书法五体的形成是不一样的规律,是不可一下代替的,当然各个字体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各取所长,但是它本体的基本特色不会变,行书就是行书,有些是不能放在一起的,比如楷书跟篆字不太好放在一起,行书跟隶书也不好放一起,但是行书跟草书,行书跟草书,草书跟隶书是可以放在一起的,所以各个字体有规律,所以这就是法度,也是阵通的书法遵循的原则

8.jpg

李承孝书 卢纶《送李端》

我也翻过欧阳中石的资料,他的创作道路也是走这个路子,他的楷书是从唐楷学的,特别是学欧阳修,因为唐代是积累楷书法度的典范,所以他必须要学,但是他也学北魏的墓志,为什么?因为北魏的墓志是唐楷的前身。他的行书是学二王的,二王是将行书规范化的开创者,开创了行书标准的体化,草书以王羲之和深勾听为主,王羲之行书加草书形成了当时的形体,深勾听的书古实际上建立草书规范的一本字典,所有学草书的没有不学深勾听,欧阳先生为什么学草书主要学这两家?要学法度。因为他知道法度是阵通最核心的内容。

9.jpg

李承孝书 李端《招金部韦员外》

我觉得李承孝先生不光学欧阳中石具体书法的风格,还学习了他的观点和创作的方法,所以我们看他写的行书,标准的行书,是中规中矩,字体大小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反差不大,有的正,有的移,但是整个端正的架式非常好,点化也有一些连笔,初期是有变化的,但是不是非常的突兀,很自然流畅,布局也有错位,但是跟标准的行书的布局相比反差不是很大,这是标准的行书,所以他有很多的字是标准的行书。

10.jpg

李承孝书 赵孟頫《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一》

他的行草里面,行书里面带草或者带楷,他学了其中的一部分,我看他的行楷以楷为主加点行,粗细也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是整体还是很好的,他的行草融入了草书,比如字形的大小错落,结构的简化,点化在一个字当中连笔比较多,但是不是每个字都连,每个字都连那就是草书,他很把握这个尺度,布局上相互谦让。

11.jpg

李承孝书 金农诗《画竹》

但是他端的架式非常流畅自然的气势没有变,所以这样的行楷或者行草也是符合法度的,这里面基本上没有篆书跟隶书,因为他知道行书跟这两个字体不太好合。所以各个字体的融合你也要看能不能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李先生非常知道这个法度的,知道这个规矩的,哪些是加不进去的,这就是法度。

虽然他的个性很强,但是我觉得他法度首先是有的,至于个性他还是有个性的,看他的字,你说像欧阳中石先生吗?有一点,你说像其他哪个行书大家吗?也不属于,他就形成自己的个性,首先他重视法度本身就是他个性的一种表现,他的本职工作在教育里面,他搞编辑出版的,编辑是非常严谨的,他一丝不苟的,讲规矩的,你不能没有规矩,而且还讲书法临摹课,还跟你讲。他个性形成了他做事非常严谨,他是循规蹈矩的,这样的个性融入到他的书法当中一定是讲法度的,他的性子也比较沉稳。所以他这样一个特点,讲法度这个特点就是他个性的一种反映。

其次他喜欢书法,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感兴趣,就像古代的文人,闲的时候拿出来写写,并没有刻意的追求书法的什么名气,跟人比个高低,不是,是不求回报的,卖个字画。他就是把写字作为自己修身养性这样的一个方法,都是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爱好。

12.jpg

李承孝书 赵孟頫《咏怀六首 其一》

所以我们看他的字,大家都说这个字像他的人,像其了他各方面的才能,书法方面表现出来了,我们读过他的书法的人都看到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咱们从行书当中看一下他的个性,一个文人是最爱好行书的,行书最早在文人的时代流行的,最早的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是从信札,是从自己写的诗当中形成的发展,我也最喜欢用的字体,这个跟文人的爱好有关系,它能够表达文人的情愫。

13.jpg

李承孝书 刘禹锡《寄杨八寿州》

他喜欢写行楷和行草,也能够体现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投入教学,编写撰著的活跃多能的才能,所以他跟古代的书法名家都是有一点区别的,他书写起来非常的自然,有的时候出来楷,但是并不是刻意的加进去的,他就是自然而然的把楷书融入到行书当中,但是他写着写着就出来了,出来就出来了,布局的大小他也比较注意,但是有的时候他也控制不住。

14.jpg

李承孝书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我看到有一行,写斜了,不是很正,他也不计较,就这样,因为他出于自己心情的自然写出来的,小的瑕疵他不计较,这样一来他的个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以我们现在老讲要弘扬个性,要有创新,实际上绝对不是刻意的来张扬自己,能造出一个跟他不一样的面貌,甚至背离了法度,追求狂放、怪诞,他不是这样的来追求创新。

15.jpg

李承孝书 节临高闲《千字文》

所以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潜移默化形成的,是水到渠成形成的,所以他在这种风格里面,让人看到既有个性,又非常的舒服,能够看到他的为人。我觉得他以这个方法来继续在教育领域里面这样做,一定会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精神飞动翰墨情

——著名书法家李承孝其人其书

文/罗杨

在喧嚣的世界上能让人感到“静”,在躁动的书坛上能让人感到“雅”,无疑是一种高雅的境界。

前不久我就参加了一个有着典型的、传统文人古风古韵的书法展。在品读这位作者的书法作品时,我心里各样的杂音和杂念顿然烟消云散。这是我在近年来碰到的为数不多的、纯粹的文雅至极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法“雅集”。

书法与人的秉性有关,所谓“字如其人”,只有一个爱书法爱到骨子里的人,才能让书法氤氲出它本来该有的魅力。

初见李承孝老师,就能给人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文人气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眼神中透露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气劲。

林语堂先生曾言:“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有气骨,有识见,有操守。”李老师这种优雅文静的气息自然透露出文与墨的浸染熏陶。李承孝老师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后又追随在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的门下,经年笔耕不辍,尽得其精髓,而又“师古不泥”自出机杼,尤其是在学习欧阳先生楷书行书的基础上,别开生面,进而融入草书之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法承载了太多的中华文化精髓,包括书法家的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人格修养以及心灵感悟。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审视一幅书法作品,最能感染人、打动人的,一定不是那些刻意的形式,过度的技巧以及酷似花拳绣腿的卖弄。而一定是那些氤氲于书法中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分明可以感知得到的,所谓的文人气质、书卷气韵、生命情感、人性的温度。李承孝是个典型的读书人,透过他的书法让人感到除了娴熟的笔墨技巧之外,所传递的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情绪的力量,一种文气的彰显,一种“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的心灵触动。

20.jpg

当下“书坛很热闹,而书法很寂寞”,喜欢书法的人很多,但像李承孝这样对书法抱着一种虔诚挚爱的态度的人不多,他不把书法当作竞技去比拼,也不把书法作为生计去经营。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并不是一位专职的书法家,就像历史上的颜柳欧赵、苏黄米蔡,这些书法史上的高峰巨擘,都不是靠书法谋生,都是在文史哲等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书法只是他们辉煌人生中一抹艺术的色彩。与之相反,历史上那些以书法为业的人,史书上没有记下一个人的名字,只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共同的称呼:“写字匠”。

在李承孝的人生履历中,他所工作的岗位和担任的生活角色是教育出版工作,书法于他而言只是一种“闲来之笔”和生命中的诗意。由于有了这种对书法的热爱和超脱,使他的书法摆脱了市俗的羁绊,从而也使他在书法中找到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实现了自己。

书法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书法讲究的是师古和传承,最基本的训练就是临帖。李承孝在历代的碑帖中找激情,找灵感,找新意,在笔墨的情趣中找诗意,找境界,找自我。所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天道酬勤,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笔墨风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书法意境,这就是刚柔相济,文墨相兼, 圆润间透着遒劲,俊俏中凸显生动的书法面貌。就他的行草和楷书而言,本来楷书最难写出来的就是那股灵动活泼之气,他的楷书,通常在起笔处笔法丰富多彩,运笔时,又会适当地掺杂行书中那富有弹性而又略有弯曲的笔法,以求楷书中能具有行书灵活生动的气息,同时在收笔时又略带有一丝隶书意味,因此在笔法的多样性方面,无疑有着一种承古开今气象。他的草书能冲破平淡,给人以惊险之感。但又因包含法度规则,所以又能够正大流畅,笔笔相属,字字顾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气勃勃,既曲尽物象又合乎审美法则,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象。

21.jpg

在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面前,能够全面集成吸收为己有的,很难;能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更难;能够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中写出自己的风貌的,则是难上加难。深厚的传统功力,妙悟的艺术灵感,让李承孝的书法溯源求宗,博采众长,既从古人的墨迹中撷取笔法,又在妙悟的揣摩中自出机杼。既笔笔有法度,又字字有新意。与那些虽有娴熟的笔墨技巧,却缺乏笔墨语言;虽有花样百出的艺术样式,却缺少传统书法的优秀品质;虽有视觉的冲击力,却缺少内在的文化张力,与由此而形成的当代书法整体上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当代精神的贫乏相比,李承孝的书法就好比是一枝绽放在传统文化底座上的花朵,既为当代书法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我们这个时代书法所达到的高度提供了一个标记。

心性的空灵和静修是书法家最可贵的状态。只有静下来才能不浮躁、不急躁,书法中才能表现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从而不为红尘所扰,坚守书法的精神家园。古朴典雅,俊逸恬静既是李承孝的书风特色,也是他的人格写照。在李承孝身上,静是一种心性纯正的恬静,这种恬静,既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也是一种书法创作的状态,更是一种人书俱老的成熟标志。从李承孝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到,他的笔墨能与前贤的哲学思想对接,从而焕发出超然意表的艺术精神,并透露出书法的精神气质。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远离喧嚣和浮华,心境才能安静下来,写出的作品才能超然起来。书法也许就是孤独者的事业,也许就要像颜真卿写《祭侄稿》那样“孤立无助”,也许就要像苏轼写《寒食帖》时的那种“惆怅孤独”,也许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达到高拔的艺术境界。

22.jpg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有超脱出世俗之外,方能成就文人的自我理想,在生命的淡定和不为中,进入到了更深的精神世界。 或许李承孝已经进入到脱俗的境界,书法于他不为名利, 只是精神的追求和艺术享受,只为自己而书法。难道这不是书法的最美妙的境界吗?

李承孝的天性里便热爱书法,如今书法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实,书法不仅可以表现生活和艺术,它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显然,李承孝已经将书法创作当成了一种人生修行的过程,其书法已形成独特的书写风格,笔墨、章法婉如闲庭信步,常常会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如今李承孝老师的书法创作已进入收获之年,炉火纯青,用笔老辣,佳作迭出,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们曾经在经典里所熟悉的那种真性情和书卷气。相信李承孝老师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中,将继续在喧嚣的红尘中坚守宁静,在成功的喜悦中勃发前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系中国文联原主席团委员、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书协理事)

23.jpg

24.jpg

25.jpg

本文内容转载自:商广网,原标题《全新视角聚焦当代功勋艺术大家——李承孝特别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邮箱:KCMEDIA@ALIYUN.COM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推荐阅读

瑞士工程院院士Züttel一行探访德清国际地信城

瑞士工程院院士Züttel一行探访德清国际地信城:地理信息+氢能开启跨国协同新局面11月13日,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主任Andreas Züt

2025-11-16 18:50:39

智汇西湖,资启未来 西湖国际项目对接会在杭燃情落幕

智汇西湖,资启未来西湖国际项目对接会在杭燃情落幕初冬的杭州暖意融融,11 月 15 日,一场聚焦 “优质项目 + 投资” 精准对接的行业盛会 —— 西湖国际项目对接会,在杭

2025-11-16 18:40:50

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会在杭州圆满举办——链接资源、促进合作、激发银发产业新动能

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会在杭州圆满举办——链接资源、促进合作、激发银发产业新动能2025年11月14日,由三好活力银发俱乐部、德嘉护理院、广药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晨报银发

2025-11-16 08:30:51

凝盟严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阿根廷国家馆 南美优质好物引爆5.2馆消费热潮

本报讯 为期六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近日在上海圆满闭幕。作为阿根廷国家馆(5.2C4-04展位)的核心参展代表,凝盟严选携阿根廷牛肉、Abito

2025-11-14 20:31:30

携手进博会,共享品质生活——第四届陆家嘴品质生活节圆满落幕

2025年11月10日第四届陆家嘴品质生活节近日在上海尚悦湾广场圆满落幕。本届活动紧密联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并在上海市商务委的支持下顺利举办。活动

2025-11-14 20:30:45

热点

图说

专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