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晨报山东讯(特约记者李久彪 通讯员王家秒)山东省蒙阴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和“中国桃乡”,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达22亿斤,均居全国县区首位。近年来,蒙阴县人民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通过“前端服务、中端防控、末端保障”三端融合的司法服务模式,全面优化蜜桃产业产供销全链条司法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活力。
前端织网 司法服务贴近果农
蒙阴法院注重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持续开展“爱我桃乡,助力果农”行动。十年来,法院每年向果农发放《致果农公开信》,系统梳理果品交易中的常见法律风险,提示果农核实对方身份、完善交易单据、采取担保措施等重要内容。针对果农使用“欠条”不规范导致维权难的问题,法院专门设计推广“格式欠条”文本,组织干警深入42个村、19处交易市场开展专项指导,从源头防范纠纷。为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法院联合邮政公司,依托乡镇邮政网点设立11处“法邮服务站”,提供诉状模板、法律咨询、立案指导等服务,累计提供诉讼服务430次。在蜜桃主产乡镇设立“巡回审判日”,开展田间地头巡回审判32次,有效化解农忙与诉讼时间冲突。同时,积极参与县域电商和物流发展规划制定,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提升电商从业者风险防控能力,为“云端桃市”提供司法保障。
中端防控 多元解纷高效务实
蒙阴法院推动行业调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果业大镇建立“蜜桃协会”“仓储行业调解委员会”等14个行业调解组织,推行“行业纠纷行家调”。法院与辖区19个基层部门和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力量共聚,2024年累计调处涉农纠纷268件。在旧寨、岱崮、垛庄三个蜜桃主产乡镇设立“蜜桃产业巡回法庭”,打造“5公里便民服务圈”,共化解涉蜜桃纠纷128件,为桃农追回欠款142万元。一个典型案例生动体现了司法温度:蜜桃收购商赵某拖欠150户桃农货款总计40万元,多年未结。今年6月,桃农们陆续诉至旧寨法庭。法官刘洋在调解无望时发现赵某因高速公路修建获得15万元补偿款,立即采取保全措施冻结该款。经多方联合调解,最终促成赵某一次性支付25万元,一揽子化解纠纷,桃农多年愁心事得以彻底解决。
末端保障 源头治理促进发展
蒙阴法院注重通过司法建议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规范市场秩序。法院联合交通、果业等部门加强对果品销售、物流运输行业的准入资格审查,建立诚信档案,实施监督管理。推广旧寨乡莲汪崖蜜桃交易市场经验,规范经营行为,倡导现金结算,从根本上杜绝欠款问题。配合相关部门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推动全县1000余家合作社转型升级,消除产业发展各环节拖欠隐患。今年以来,法院向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涉果品纠纷案件同比下降三成,大量果农“血汗钱”在诉前得到兑付,实现“一条司法建议全县果农受益”的良好效果。同时,法院高效办理涉农纠纷,与公安建立查人找物扣车协作机制,切实解决果农“头心事”。
“三端融合”的司法服务模式,不仅为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更探索出一条司法护航乡村振兴的“蒙阴路径”。下一步,蒙阴县人民法院将立足县域实际,践行为民宗旨,让“北纬35度甜”的蒙阴蜜桃真正成为农民的“甜蜜引擎”。
责任编辑:李久彪
中国晨报山东讯(特约记者李久彪通讯员周航)山东省平邑县地方人民法庭位于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发源地和中国水果罐头之乡平邑县地方镇,辖区拥有罐头加工及配
“双周影院”《洛桑的家事》专场放映活动12日晚在北京老舍剧场成功举行。85名援藏干部现场观看了这部影片。该片荣获第37届中国金鸡电影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与最
中国晨报山东讯(特约记者凌翔 通讯员刘秉涛 房增慧)在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沂南,“红嫂”不仅是革命年代无私奉献的象征,更成为新时代司法为民的鲜活注脚。近年来,沂
江西作为王阳明(王守仁)生平重要活动地与思想实践的关键场域,在阳明 文化的形成传播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意义。这种意义既体现在历史实证层面——王阳明在江
三好活力银发俱乐部9月12日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会成功举办 聚力资源整合赋能产业发展杭州,2024年9月12日—— 由三好活力银发俱乐部、元昇健康、广药集团(世界500强)联